有机富硒小米茶生产技术优化与产业化路径研究 ——基于技术经济学与社会协同的双视角

张 晓
榆林学院 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马来西亚 多媒体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


功能性食品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有机富硒小米茶为研究对象,
从技术经济学与社会协同的双视角出发,探索其生产技术优化与产业化路径。研究通过模拟实验对小米茶生产中的
土壤富硒处理、硒含量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结合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经济性分析方法,评估技
术优化对产业化效益的提升。同时,构建“六社联动”社会协同模型,探讨合作社、政府、企业等主体在推动技术
应用与市场推广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优化后的生产技术在提取效率与经济效益上显著优于传统工艺,而社会协同
机制在技术推广与市场接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功能性食品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
践参考。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功能性食品;富硒小米茶;社会协同;产业化路径

全文:

PDF


参考


[1]周大宇,门雨薇,金子灿,华正莹,楚彩云,薛

井生,卢丙轩,马涛.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富硒发芽糙小米

饮料风味特征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2(03):

52-58.

[2]张利茶.乡村振兴视域下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策

略——以伊川县为例[J].广东蚕业,2023(05):110-112.

[3]张爱瑛,薛萍,杨玲芳,马小平,杨玉娜,雷媛

媛.陕西合阳雨阳富硒谷子全产业链模式初探[J].现代农

业,2022(08):185-187.

[4]岳润庆.发展富硒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阳泉市

发展硒产业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7):12-14.

[5]李晓华,王怡帆.未来产业的演化机制与产业政

策选择[J].改革,2021(02):54-68.

[6]李晓华.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机制与

政策导向[J].求索,2022(05):179-188.

[7]Khodaverdizadeh M,Mohammadi M,Miri

D.Estim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Wheat Production

with Emphasis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Urmia County[J].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2019, 12(29):

233-245.

[8]Chetna C, Puneet K, Rakesh A, Peter R, Amandeep

D.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2, 147(08):

290-307.

[9]Achmad T. N , Rahmawati A. Auliah , Gunawan

P.Farmers' social capital in suppor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case of Pujon Kidul tourism village, Indonesia[J].Civ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Journal, 2022, 5(02): 235-249.

[10]文宗川,吴兴阳.农村电商物流主体元素协同发

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

(02):118-126.

[11]朱隽,郁静娴,李晓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

调发展[N].人民日报(中央级),2024-04-29(1).

[12]李任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协同发展

的动力、障碍与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4):

79-81.

[13]高婧,梁志宏.小米功能成分及新产品研发进展

[J].中国粮油学报,2021,36(03):169-177.

[14]张莉莉,张玉玉,聂少平,肖作兵,孙宝国.食

品功能性配料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学报,

2024,24(05):41-57.

[15]彭爽,吴俣,王玉芹,林巧,尹雪斌.美国功能

农业政策、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展望,2024,

20(08):16-2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