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志愿服务实践中普遍存在服务任
务繁重、能力匹配失衡、支持体系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志愿者幸福感下降、流失率攀升。本研究以湛江市2035名
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SOR理论框架,依据“刺激—
机体—响应模型对影响幸福感因素进行系统剖析,最后提出志愿服务环境优化、个人心理素养培养、学校和社会关
注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努力提升大学志愿者幸福感的策略,研究结论为高校与地方政府制定志愿服务支持政策提供
了循证依据,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务繁重、能力匹配失衡、支持体系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志愿者幸福感下降、流失率攀升。本研究以湛江市2035名
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SOR理论框架,依据“刺激—
机体—响应模型对影响幸福感因素进行系统剖析,最后提出志愿服务环境优化、个人心理素养培养、学校和社会关
注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努力提升大学志愿者幸福感的策略,研究结论为高校与地方政府制定志愿服务支持政策提供
了循证依据,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幸福感;SOR理论
全文:
PDF参考
[1]赵思齐,王新宇,2018,《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研究——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视角》,《北京教育》(高教)
第1期.
[2]Mehrabian, A.& Russell, J.A.1974, 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MIT Press.
[3]谭志扬,2022,《基于SOR模型的消费者过度包
装礼品选择机理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