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视觉符号的现代转译机制——汕尾麒麟非遗元素在时尚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平 丽丽1, 宋 绮雯2
1、华南师范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2、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行知书院

摘要


本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麒麟舞的视觉符号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转译机制与实践路径。面对非遗保护中从“静态传承”向“活态利用”转变的核心诉求,本文旨在解决传统符号如何脱离其原生语境,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并契合当代审美与消费市场的关键问题。研究首先通过田野调查与图像学分析,解构汕尾麒麟符号的核心视觉元素(如麒麟造型、色彩体系、纹样图案及其背后的吉祥寓意),提炼其文化内核与美学特征。进而,提出一套系统的“现代转译机制”,该机制包含形态层面的抽象与重构(将具象麒麟形态转化为几何线条与抽象图案)、色彩层面的提炼与创新(保留正红、金黄等主色象征性,并融入现代时尚配色体系)以及材质与工艺层面的跨界融合(运用数码印花、激光雕刻、刺绣等现代工艺与传统面料相结合)。

关键词


视觉转译;非遗创新;汕尾麒麟舞;服装设计

全文:

PDF


参考


[1]马来平.儒家文化视域中的麒麟文化探究[J].孔子研究,2021,(05):134-143+160.

[2]蓝越,贾琦.古代麒麟形象演变及其文化映射关系[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08):105-107.

[3]罗晓敏.浅析东江麒麟舞中麒麟的造型特色与装饰意味[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05):18-21.DOI:10.16778/j.cnki.1671-5934.2009.05.004.

[4]吕艳香.跨文化视野下非遗文化与时尚设计的融合路径分析[J].西部皮革,2025,47(12):110-112.DOI:10.20143/j.1671-1602.2025.12.110.

[5]王晓娜.非遗文化融入国风服饰设计的创新[J].印染,2025,51(02):82-85.

[6]李淇.以传统纹样为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天工,2025,(22):88-91.

[7]徐畅.基于OTO模式的非遗文创设计与数字化推广[D].南京林业大学,2023.DOI:10.27242/d.cnki.gnjlu.2023.00109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