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史重写与审美价值重估

王 炜
山西大学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之时,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地加快,西方学术界针对外国文学史展开了重新审视。以往传统的文学史撰写的方式,常常会着重去强调线性的发展态势以及民族中心主义的理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跨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有多元视角相互交织的状况。在当前的各项研究当中,普遍缺乏针对文学史重新构建工作所开展的跨学科层面的分析,并且对于文化多样性也未能做周全的考量。本项研究把关注点聚焦在了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史的重写这一具体过程之上,去探寻在该时期当中,文学史书中的审美价值观究竟是怎样得以重新被评估的。经过研究之后发现,90年代的外国文学史重写的相关工作,不但冲破了传统的历史叙述所设定的框架限制,而且还借助于对文化差异的接纳包容,以及对现代性所具有的复杂性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有力地推动了跨文化文学研究朝着蓬勃的态势去发展。尤其是处在后殖民理论、性别研究以及全球视野的背景之下,外国文学史所具备的审美价值被赋予了全新的阐释内容,很好地体现出了文学所拥有的文化对话以及社会反思的重要功能性作用。

关键词


外国文学史重写;审美价值重估;跨文化文学研究

全文:

PDF


参考


[1]季进.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跨文化伦理[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06):53

[2]杨国斌.王佐良教授论外国文学史写作的中国模式及其现实意义[J].外国文学,2025,(03):10-20.

[3]宋德发,邢玲.期待有“文学味儿”的外国文学史[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5,(01):46-56.

[4]曹顺庆.外国文学史书写与话语体系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25,47(01):40-44.

[5]李思.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史”课程跨学科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2):57-59.

[6]冯新华.《外国文学史》编写与东西方文学的“融合”倾向[J].中国大学教学,2024,(06):92-96.

[7]刘建军.新挑战视域下的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语言教育,2023,11(02):3-1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