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视角下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的革新与探索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一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与创新能力。本文立足于AI赋能的时代背景,首先剖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混合”、“数
据孤岛”及评价体系单一等现实困境。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
AI技术所驱动的混合式教学范式革新:即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固定流程”转向“动态生成”,从
“普适资源”转向“超个性化资源”,从“结果评价”转向“多模态全过程诊断”。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以
“数据驱动、双空间融合、人机协同”为核心的AI赋能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课前智
能预习-课中精准研习-课后拓展迁移”三阶段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案例。最后,本文反思了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技术
伦理、数据隐私及教师角色转型等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新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与实践路径。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一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与创新能力。本文立足于AI赋能的时代背景,首先剖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混合”、“数
据孤岛”及评价体系单一等现实困境。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
AI技术所驱动的混合式教学范式革新:即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固定流程”转向“动态生成”,从
“普适资源”转向“超个性化资源”,从“结果评价”转向“多模态全过程诊断”。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以
“数据驱动、双空间融合、人机协同”为核心的AI赋能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课前智
能预习-课中精准研习-课后拓展迁移”三阶段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案例。最后,本文反思了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技术
伦理、数据隐私及教师角色转型等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新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范式革新;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
全文:
PDF参考
[1]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新发展[J].
开放教育研究,2019,25(1):11-20.
[2]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未来教
育的人工智能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7):1-9.
[3]焦建利,周晓清.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一个综
述性的分析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0):5-12.
[4]黄荣怀,等.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构建[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19.
[5]Baker, R. S., & Inventado, P. S.(2014).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In Learning
analytics(pp. 61-75). Springer, New York, NY.
[6]王飞跃.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平行教学的展望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5):3-1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