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培养中科研素养提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程 文娟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摘要


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素养培育的系统性不足,这种缺失直接制约着创新人才的输出效能。
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偏重技术原理的灌输,未能有效植入科研思维训练模块,导致学生陷入“知识应用者”而非“问
题探索者”的角色固化。实验教学环节过度强调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复现,压缩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实践空间,这
种闭合式培养模式难以匹配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迭代的技术需求。究其根源,既有学科平台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实践
载体缺失,也受制于教师团队科研转化能力的梯度差异,更深层矛盾则存在于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术创新价值的引导
偏差。针对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构建“基础夯筑-项目牵引-产学协同”的三阶培养路径,通过分层递进的科研
能力训练体系塑造学生的学术思维习惯,借助产业技术攻关案例重构教学内容的知识谱系,最终建立校企深度联动
的科研反哺机制。这种培育模式在河北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实证教学中,成功实现了科研素养培养与专业技术教
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人才;科研素养;人才培养

全文:

PDF


参考


[1]习近平.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

智能健康有序发展[N].人民日报,2025年4月27日第1版.

[2]耿涛,孙伟民,关春颖,等.基于科研反哺教学

模式的教学改革——以“光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科

学,2020,11(23):44-45.

[3]李慧,陶泽泽,彭锦佳.以强化科研素养为导向

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5,(05):39-45.

[4]张冠.科研成果与先进技术融入本科环境化学课

程教学——水环境中污染物与颗粒物的吸附作用[J].化学

教育(中英文),2024,45(16):74-79.

[5]朱旭东,徐沛缘,高鸾.论人工智能时代我国的

教师能力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25,(09):10-16.

[6]赵卫光,关英.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对科研素养的

培养——目标导向的研究型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

化学,2023,38(2):32-3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