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青少年抑郁求助信号的识别与响应
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性综述,整合青少年抑郁求助信号的特征、家长识别障碍及干预策略。发现隐性信号(如学业下降、
情绪波动)易被误判,而家长的认知偏差、社会污名及资源限制是主要阻碍。建议通过教育干预提升家长心理健康
素养,并构建文化敏感型支持网络。本文不仅丰富了家长识别求助信号的理论框架,还为实践中的早期干预提供了
具体策略。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郭 菲, 王 薪 舒, 陈 祉 妍.(2023).2022年 青 少
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21~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
心,& 青少年抑郁支持平台——渡过.(2024).儿童青
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2024)——基于患
者家长群体的调研.
[3]李强.(2004).浅析当代中国人心理求助行为的
主要误区.社会,(07),43-45.
[4]尹可丽,& 李光宇.(2013).文化多样性对心理
健康的多重影响.普洱学院学报,(01),70-74.
[5]杨颖,& 叶一舵.(2008).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
帮助态度测量工具的初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7),827-829.
[6]江光荣,& 夏勉.(2006).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
状及阶段——决策模型.心理科学进展,14(6),888-894.
[7]刘福荣,宋晓琴,尚小平,吴梦凡,隋美丽,董
一超,& 刘新奎.(2020).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
meta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2),123-128.
[8]王群,罗鹏,张江萍,陈思银,徐孟群,彭晓
唯,& 汪俊华.(2024).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家庭教养
方式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间的中介作用.现代预防医
学,(18),3398-3403.
[9]吴梦希,刘朝莹,方晓义,胡伟,唐芹,& 陈海
德.(2014).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父母知晓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01),94-100.
[10]李晶,& 孙莹.(2022).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筛
查指南综述.中国学校卫生,(05),755-759.
[11]Crick, N. R. & Dodge, K. A..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5
(1): 74-101.
[12]雍那,任玉玲,王春元,杨仕龙,唐雷,丁祥
洪,& 喻元凤.南充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及专业心理求
助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8(08):1253-125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