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支付策略探讨

余 萍1, 陈永 法*1, 赵 艳蛟2
1、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2、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


目的:为改善我国多适应症药品支付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梳理并总结多适应症定价(multi-indication pricing,MIP)的国际经验,结合国内现状,提出我国多适应症药品的创新支付策略。结果与结论:“不同适应症按不同商品名分别定价”虽然能实现对不同适应症的精细化管理,但我国尚不具备实施该支付策略的现实基础;而“基于价值和使用量的加权平均定价”和“名义支付标准结合风险分担协议”两种方式更易在我国实施,但各有特点,我国可根据不同情形采用不同的支付策略,探索形成加权平均定价结合风险分担协议的创新支付策略。

关键词


多适应症药品;临床价值;支付策略

全文:

PDF


参考


[1]MESTRE-FERRANDIZ J, ZOZAYAN, ALCALA B, et al. Multi-indication pricing: nice in theory but canit work inpractice?[J]. Pharmacoeconomics, 2018,36(12):1407-1420.

[2]孙利华,范嘉宁.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J].中国医疗保险,2022,(07):53-56.

[3]国家医疗保障局.谈判药品续约规则[EB/OL].(2022-06)[2024-04-12]. https://www.nhsa.gov.cn/art/2022/6/29/art_109_8342.html.

[4]阳丰鸿,简金洋,刘东旭,等.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多适应证药物定价方式探究[J].中国药房,2023,34(17):2134-2138.

[5]李轶,丁锦希,李伟,等.多适应症药物准入支付标准测算模式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1,(10):41-4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