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氏球吹张治疗咽鼓管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 红春
重庆市南岸区东南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


目的:分析波士球吹张治疗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波士球咽鼓管吹张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自觉症状、纯音听阈值、鼓室导抗图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4%,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士球咽鼓管吹张对咽鼓管功能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玻氏球吹张;咽鼓管;功能不良;疗效评价;安全性

全文:

PDF


参考


[1]李瑞香,侯昭晖,杨仕明.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5,30(06);327-331.

[2]秦欢,杨军.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05):572-576.

[3]李庆亮,吕芸,张玥钰,彭珍,何健.咽鼓管功能障碍评价方法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3):110-114.

[4]王文萍,王洪田.Ⅰ型变态反应对咽鼓管功能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2,20(04):636-639.

[5]李智群,梁茂金,张华宋,宋超,王晓凤,周学军.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三维CT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18):3125-3129.

[6]刘光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12-14+18.

[7]王冰,方延青,刘杨文易,程晓婷,邓瑞,欧熊,陈兵.咽鼓管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02):205-209.

[8]杨洁,王艳琦,孙家强,孙敬武.咽鼓管解剖和功能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12):1121-1124.

[9]唐亮.咽鼓管功能检查方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22,17(02):215-219.

[10]李元锋,张亚娜.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8):86-89.

[11]李谊,张秀静,岳玮,麻文来,张灵敏,赵颜颜,素娜.伴变应性鼻炎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6,31(06):293-296.

[12]陆银萍,徐家兔,刘平,王立君.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04):797-801

[13]曹亚茹,张瑾,张文,刘晖,李美婧,赵博.咽鼓管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8,53(04):383-387.

[14]陈彬,高下.咽鼓管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4):1171-1175.

[15]刘创明,梁小泉,刘艳,梁滔,黄远授.螨制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并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22,46(02):168-170.

[16]林洁,廖昌波,孙宇,付国举.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对快速上浮脱险的影响及预防[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05):518-519.

[17]赵然师,钟时勋.咽鼓管功能检测及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01):152-157.

[18]邓丽芳,李军政,吴剑.基于咽鼓管功能检查判断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治疗作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2):131-133.

[19]高华公,陈文文,卢晓清,童军.球囊扩张伴支架植入治疗咽鼓管阻塞[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09):715-718.

[20]韩远远,胡辉军,方伟军.咽鼓管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高压氧治疗中的价值[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9,19(03):317-32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