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手法复位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骨科手法复位技术创新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1月收治的76例骨折/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创新中医手法复位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复位手法。对比两组复位成功率、疼痛评分(VAS)、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达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P<0.05);术后1周VAS评分平均降低幅度(观察组5.2±0.8 vs 对照组3.1±1.2)及功能优良率(87.2% vs 64.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骨科创新手法复位技术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促进功能恢复。其临床适用性及安全性优于传统手法,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医骨科;手法复位技术创新;临床应用
全文:
PDF参考
[1]李科,程轴,王星全,陈鑫,蔡磊.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4):783-784.
[2]傅艳.基于临床路径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6):180-182.
[3]陈一凡,李雁,李昕,李晋玉,王朋,刘锦,邹乔,陈瑜,黄健.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BOPPPS+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中医骨科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05):911-914.
[4]赵军,刘颖,丁浩洋,陈举,洪浩,蒋仁伟.不同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s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9):3244-3248.
[5]曹勇,张帷,王晓玭,刘文寿,马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Smith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68+70.
[6]谢绍权,叶庭威,叶庭芬.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中药外用治疗小儿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对预后结构及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6):259-261+269.
[7]王飞.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4):1-2.
[8]陈曦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99+1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