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中外合办)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滨州医学院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Gimigliano F,Negrini 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habilitation 2030: a call for action”[J].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17, 53(2): 155-168.
[2]陈健尔,曹缦婷,梁康.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04):356-358.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A/EB].(2016-04-29)[2025-02-20]. https://www.gov.cn/xinwen/2016-04/29/content_5069311.htm.
[4]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22-01-29)[2022-09-29].
[5]邱卓英,郭键勋,孙宏伟等.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及其在康复领域的系统应用:理论架构、方法和应用领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03):265-274.
[6]薄海美,程光,刘牧等.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3,44(02):109-111.
[7]唐乐天,刘妤姝,马可等.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构建我国康复核心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体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11):1276-1285.
[8]唐玉兔,丁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教师质量发展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1):95-98.
[9]赵会文.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8):84-86.
[10]商明敬,邓世雄,朱丹等.在地国际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实施路径[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56-560.
[11]林梦泉,张瑾,王剑波等.笔谈: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22,38(05):35-57.
[12]焦爱英,贾童,王潇,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2,28(03):227-232.
[13]萧敦武,王玉帛,李晨等.康复治疗人员职业分类与核心胜任力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4,30(10):1160-1171.
[14]郭强,刘玥.“双一流”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3):52-58.
[15]湛中乐,郑悠然.中外合作办学退出机制的检视与完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04):88-102.
[16]刘琪.本科及以上层次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及策略[J].医学与哲学,2022,43(21):60-63.
[17]王欢,马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运动康复专业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38(01):118-12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