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技术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融合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座,总库容达1.03万亿立方米,5级以上堤防里程突破32万公里,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750亿立方米,构建起“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时,水利发展重心逐步向水资源集约利用转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关键突破口。节水灌溉技术通过与物联网、智能传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5年的0.53提升至0.587,支撑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增”。在西北旱区,滴灌技术覆盖率已达65%,较传统漫灌节水40%以上,亩均增产15%。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使氮肥利用率提高至45%,减少面源污染20%。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更推动了水资源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技术融合还催生了“水利+生态”的新型发展模式。在黄河流域,通过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与生态补水协同调度,使断流河段年均减少120天,河口湿地面积恢复35%。在长江经济带,智慧灌区管理平台实现降雨量、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的实时监测,精准调控灌溉水量,助力区域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52%。这些实践表明,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传统、智能及生态友好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提出从规划设计到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融合路径,构建多维度效益评估体系,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技术瓶颈与解决策略。研究表明,技术融合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30%-50%,降低运维成本20%以上,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节水;灌溉;水利施工;技术融合;智慧化;可持续发展
全文:
PDF参考
[1]蒋伟忠.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湖北农机化.2021(15).
[2]柴晓芬.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06).
[3]于秀霞,陈立萍.现代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05).
[4]张东霞.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2).
[5]张晓静.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21(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