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以韩国经验为例
摘要
随着全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淮安市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围绕儿童权益保障、生活环境改善以及教育资源优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淮安市在提升儿童福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政策执行效果有限、资源配置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韩国作为亚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领先国家,其在政策体系构建、实施经验和社会各界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韩国通过立法保障儿童权益、完善政策支持、强化公共服务以及推动多方合作,为儿童创造了更为友好和安全的城市环境。本文将通过对淮安市和韩国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淮安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借鉴韩国的经验,本文旨在为淮安市在未来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提供国际视角的解决方案和实践启示,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参与;儿童权利
全文:
PDF参考
[1]Woolcock G,Steele W.Child-friendly community indicators:A literature review[R].Griffith University,2008.
[2]淮安市人民政府网.(2024年1月10日)《我市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http://www.huaian.gov.cn/col/16657_173466/art/17040384/1704876192651TGtwf6vE.html
[3]易谨.日韩《儿童福利法》制定与发展变革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5).
[4]黄慧敏.国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住宅与房地产,2021,(23):77-80.
[5]臧微,李王楠,黄兴文.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国外经验及其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4,31(10):94-9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