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足运动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研究

韩 钰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摘要


心理韧性(Mental Toughness)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关键心理素质,尤其在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高校女足运动员心理韧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发现,高校女足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整体水平中等,受个人特质、教练指导方式、团队氛围、训练环境等因素影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系统化的心理韧性培养策略,包括心理训练体系构建、教练员指导方式优化、团队文化建设、赛事心理辅导等,并结合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为高校女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高校女足;心理韧性;培养策略;心理训练;竞技表现

全文:

PDF


参考


[1]运动员压力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自动思维与感知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J].李清清;朱晓燕;刘霁蓉.福建体育科技,2021(04)。

[2]贺冬青,孟祥仪,廖梦涵,等.偶像崇拜与运动心理疲劳: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心理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24,43(06):33-38.

[3]唐映心,张令强.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业余体校运动员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A市某业余体校的田野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31):187-190.

[4]刘崇磊.大周期训练视域下冰雪高危项目运动员心理调适的挑战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8): 163-166.

[5]黄忠煜,刘莉莉.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04):155-157+16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