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的视角”的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的质性研究
摘要
从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始,我国各地城市开始探索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经研究发现在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构建的过程中,很多地区未将“儿童优先”原则落到实处,缺乏“儿童的视角”,所以也难以体现真正的儿童友好。我们基于“儿童的视角”去探索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通过质性研究发现有些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空间设计不适龄,场所功能不健全;环境创设不生态,设施设备不丰富;管理规范不到位,生活使用不舒适;儿童出行不安全,呼吸空气不健康。儿童理解的友好社区是他们可以自由安全的出行,随时随地的游戏;社区拥有自然美丽的风景,舒适友爱的氛围和充实便利的生活。同时儿童建议在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构建过程中,要配备儿童适宜的游憩设施;构建儿童出行的独立学径;创设自然多彩的社区环境;给予浸润心理的人文关怀;建设老幼友好社区生活圈等。
关键词
儿童的视角;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
全文:
PDF参考
[1]迪温·萨默尔等著,杜继纲等译.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15-16.
[2]黄进,赵奇.“儿童的视角”:历史生成与方法论探寻[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3-11.
[3]黄进.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J].幼儿教育,2016,(10):1.
[4]黄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No.170(03):21-2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