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研究

刘 青
天津农学院

摘要


新时代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坚韧品质,筑牢心灵防线,提升幸福感知,丰富精神生活,挖掘潜力资源,助力自我成长。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性别、年级、专业等方面在热爱学习、勇敢坚持、自制、信念、希望、心灵触动、思维与观察力、好奇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出了构建精准靶向心理帮扶体系、开拓多元化心理教育赋能渠道、营造协同共育成长支持环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

全文:

PDF


参考


[1]李雪,沈致和,刘向华.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170-172.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规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110-120.

[3]章雪,昌晓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改进[J].江苏高教,2019(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