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是一门兼顾建筑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古文献学、美学的综合性课程,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浪潮下,秉持“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深化学生对乡土建筑类型、风貌特征及文化内核的专业认知,又着力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本文以平顶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程为例,从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搭建课程育人平台、设计思政育人案例库、创新课程育人方法、构建育人评价体系五个环节出发,深入在思政建设方面的具体思考与实践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全文:
PDF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王晓云,李志英,陈涛.城乡规划学科课程思政价值体系构建的内涵阐释[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6):95-100.
[3]卢健松,张月霜,丁振家,等.从传统乡土到当代乡建——湖南大学民居建筑教学与研究[J].建筑学报,2024(06):82-89.
[4]杨玉浩.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初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115-11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