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申 展1, 查 东平2
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2、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摘要


随着数字化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对林学专业及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林学本科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新农科”建设、“双创”战略、“双碳”目标与“智慧林业”发展要求,从培养模式、项目驱动路径、教育策略优化、实施清单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科研驱动—实践牵引—跨学科协同—数字平台赋能—闭环评价改进”的整体框架,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方案设计、团队协作、组织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文章还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路径与评价机制,为林学专业及其他农业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智慧林业;林学教育;人才培养

全文:

PDF


参考


[1]王洪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J].江苏高教,2021(11):21-27.

[2]栾海清,薛晓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审视与改进[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59-61.

[3]李海东.融合与创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3(3):42-51.

[4]张明,郝志康.“双碳”目标下感知价值对居民生态消费意愿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3(7):61-64.

[5]徐好娜,赵娟.基于心理资本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5): 21-23.

[6]聂显苹,徐颖.创新创业通识课混合式教学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01):21-24.

[7]Silveyra,G. Herrero-Crespo,N. & Andrea Pérez. Model of Teachabl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encies (M-TEC):Scale development[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21(19):1-20.

[8]张蕾,姜华.高校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基于“双一流”高校的QCA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增刊1):23-28.

[9]尤莉,高政.TOE框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逻辑与驱动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7):25-31.

[10]姜睿,周孟兰,龙凌洋,等.“双创”背景下师范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03):94-97.

[11]吴清华,刘春梅,李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大学,2025,(01):192-196.

[12]马欣.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山西青年,2024,(23):45-47.

[13]刘星辛,谢丽仪,徐海铭.“劳创融合”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 (23):115-117.

[14]Hao, X. X.; Wang, G. F.; Wang, X. S.; Li, K. S.; He, Q.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ame retardant effect of Al(OH)3 on NBR containing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J. Polym. Res.,2023,30,410.

[15]段肖阳.论创新创业能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1):60-67.

[16]李犟,吴和成.中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两阶段混联网络DEA与fsQCA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3):66-8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