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传机制研究中“表演”与“实践”的两种取向

蒋 艺轩
上海音乐学院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民俗学者帕里和洛德共同创立了一套口头诗学分析方法,从书面思维的研究中解放
了口头诗歌。口头诗学以“表演中的创作”为核心命题,直接启发了六十年代表演理论的出现。理查德·鲍曼作为该
学派的主力军,主张在表演语境中研究口头传统,强调把表演视为一种交流行为的方式,旨在构建“表演中心观”。
七十年代末,另一位美国民俗学者西蒙·布朗纳发展的“实践理论”在民俗学界引发大量讨论,他提出用“实践”替
代“表演”作为民俗学的关键词,并强调传统对实践的意义。围绕口传机制展开的两种研究取向,对中国音乐人类
学学科亦有方法论上的启迪。

关键词


口头传统;帕里-洛德理论;表演理论;实践理论;音乐表演民族志

全文:

PDF


参考


[1]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

2004,(01):30-46.

[2]乔建中.土地与歌(修订版):传统音乐文化及

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298.

[3][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M].尹

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4][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

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萧梅,李亚.音乐表演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J].中

国音乐,2019,(03):6-9.

[6]博 特 乐 图.表 演、 语 境、 文 本、 传 承 —— 蒙 古

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69-75.

[7]萧梅.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

究[J].中国音乐,2020,(03):20.

[8]张举文,西蒙·布朗纳.在实践中界定民俗的“实

践民俗理论”——西蒙·布朗纳教授访谈录[J].民俗研究,

2021,(01):21.

[9]萧梅.表演者:在历史与当下的十字路口——兼

论传统的演释与演释的传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

学报),2020,(03):11.

[10]黄婉.手“啭”心语:琉球古典音乐安富祖流记

谱法及其演奏实践中的身体认知[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

学院学报),2017,(02):43.

[11]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

人及其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248.

[12]Bronner, Simon J. Practice Theory in Folklores and

Folklife Studies[J]. Folklore, 2020,123, (1):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