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的旋律:1920-1930年代爵士乐与都市生活的互动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1920-1930年代爵士乐与上海都市生活的互动关联,以揭示当时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通
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多学科方法,对当时的报纸、唱片、档案及口述资料等多种论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发现,爵士乐借由通商口岸优势传入上海后,于娱乐场所广泛传播,融入本土元素并塑造独特风格,与都市生活各
层面深度交织。其促进了社交互动,催生时尚潮流,也引发文化冲突与融合。结论表明,爵士乐不仅丰富了市民精
神世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还重塑上海城市文化形象,对理解当时多元文化碰撞、阶层交流以及都市文化的现代
化转型具有关键意义,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范例。
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多学科方法,对当时的报纸、唱片、档案及口述资料等多种论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发现,爵士乐借由通商口岸优势传入上海后,于娱乐场所广泛传播,融入本土元素并塑造独特风格,与都市生活各
层面深度交织。其促进了社交互动,催生时尚潮流,也引发文化冲突与融合。结论表明,爵士乐不仅丰富了市民精
神世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还重塑上海城市文化形象,对理解当时多元文化碰撞、阶层交流以及都市文化的现代
化转型具有关键意义,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范例。
关键词
爵士乐;上海都市生活;文化互动;社会文化风貌
全文:
PDF参考
[1]陈聆群.《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J].音乐艺术(上
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02).
[2]熊月之.上海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李 欧 梵.上 海 摩 登: 一 种 新 都 市 文 化 在 中 国
(1930-1945)[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
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吴剑.上海爵士音乐发展述略(1920s—1940s)[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
[6]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7]汤亚汀.《上海音乐文化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
出版社,2009.
[8]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M].青岛出版社,
2010.
[9]钱仁平.《中国新音乐史论》[J].音乐研究,2012
(03).
[10]魏登攀.“中国化爵士乐”:跨文化视野下的音
乐变异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
[11]柳犁.国内爵士乐研究现状述评(2000—2015)
[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2]钱彤.爵士乐发展在中国—都市文化与爵士乐本
土化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3]李岩.《爵士乐简明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