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植物景观与人文元素实践探究 ——以合肥园博会南京园为例

周 梓亦, 俞 佳茜, 杨 亦苏, 王 愉然, 刘 子涵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2023级 12班

摘要


本文通过对合肥园博会南京园的实践调研,了解了合肥园博会的植物景观与人文元素。实地勘察了南京
园六种代表性植物和园区的十大景点,发现南京园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低碳新技术、环保新科技和展陈新科技等
现代化手段,将多种植物景观、地域人文和生态科技融为一体,呈现出“文都新绘”的南京园。然而,园区也存
在可持续性差、特色植物体量小、园区功能性和互动性弱等问题。同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
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合肥园博会;南京园;植物景观;人文元素

全文:

PDF


参考


[1]何晶晶,许筱.(2023).废弃机场改造——探索

合肥园博会规划筹建方法与城市更新策略.安徽建筑,30

(09),27-29.

[2]何新.(2021).山水园林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研

究——以南宁市为例.生态学报,41(18),7406-7416.

[3]黄丽霞,杨振华,孙春红等.(2016).重庆园博

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艺术手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41(01),153-158.

[4]龚媛媛,罗杰成.(2014).园林景观材料的标准

研究及生态性分析.中国园林,30(02),115-118.

[5]刘瑞文,孙晓刚,郭太君等.(2015).4种园林树

木树冠微环境与增强降温的关系.东北林业大学学报,43

(03),43-47+78.

[6]李祖峰,庄长伟,玄锦等.(2023).广东省自然

保护区野生观赏草开发应用评价.农业科学,40(01),

258-270.

[7]刘业业,崔兆杰,于斐.(2015).园区生态文

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科学与技术,38(12),

276-282.

[8]骆仁祥,张春霞,刘国华等.(2012).南京地区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林业科技开发,26(03),

42-46.

[9]吕国梁.(2015).生态节约型园林工程苗木质量评

价体系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35(08),107-114.

[10]牛萌.(2023).园博会展园生态景观系统管理研

究——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为

例.城市建筑空间,30(06),18-22.

[11]潘锋,杨念东,董治豪.(2018).城市公共绿地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修复与山水再造——武汉园博园案例

研究.装饰,(03),86-89.

[12]王蕾,王志,刘连友等.(2006).城市园林植

物生态功能及其评价与优化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

(01),51-54.

[13]张德顺,刘鸣.(2020).基于“植物功能性状-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的园林树种选择方法——以上

海为例.中国园林,36(02),106-111.

[14]张卫军,秦俊,胡永红等.(2007).上海园林

植物生态功能评价——以上海绿色建筑环境绿化植物为

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01),73-75.

[15]朱勇,杨潇,徐勤怀.(2022).公园城市理念下

公园生态价值转化规划研究.城市规划,46(10),78-8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