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民间曲艺音乐的多模态认知与情感表达研究

栾 博强
西安培华学院

摘要


本文基于多模态认知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民间曲艺音乐的语言、音乐、表演与视觉艺术模态特
征,并探讨其情感表达机制及与听众共鸣的关系。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民间曲艺音乐通过多模态协同作用,整合方
言韵律、音乐节奏、肢体表演及视觉符号等元素,构建了独特的认知与情感传递体系。语言模态通过方言特色与修
辞手法强化叙事感染力,音乐模态以五声音阶与节奏变化引导情感起伏,表演与视觉模态则通过肢体动作与服饰道
具深化艺术表现。多模态情感表达通过跨感官联动触发听众共鸣,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研究表明,多模态视角为
民间曲艺音乐的创新与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情感表达机制对现代艺术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黄河流域;民间曲艺音乐;多模态认知;情感表达;文化传承

全文:

PDF


参考


[1]赵芹.黄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以齐鲁音

乐文化为例 [J].黄河之声,2022(21):4-7.

[2]吕华.黄河流域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音乐

教育中的价值 [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1):74-78.

[3]韩东红,孔彦茹,展艺萌,等.音乐多模态数据

情感识别方法的研究 [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45(6):776-785+792.

[4]李学龙.多模态认知计算 [J].中国科学:信息科

学,2023,53(1):1-32.

[5]Kress, G.,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Arnold, 200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