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克纳作品看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与选择
摘要
本文以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喧哗与骚动》和《押沙龙,押沙龙!》作为研究对象,以诺
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试通过对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艾米丽、凯蒂·康普生及朱迪丝·萨德这三位性
格各异的女性角色的命运轨迹,探寻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三部小说反映了从南方淑女神话的破灭到南方女性
意识觉醒的过程,这些主人公的经历表明:在历史持续向前、奔涌不息的长河中,唯有适时且不断地改变自身,让
自己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的节奏,于遥不可及的梦想与真切可感的现实之间,精准锚定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方能在
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社会浪潮中站稳脚跟,谋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试通过对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艾米丽、凯蒂·康普生及朱迪丝·萨德这三位性
格各异的女性角色的命运轨迹,探寻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三部小说反映了从南方淑女神话的破灭到南方女性
意识觉醒的过程,这些主人公的经历表明:在历史持续向前、奔涌不息的长河中,唯有适时且不断地改变自身,让
自己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的节奏,于遥不可及的梦想与真切可感的现实之间,精准锚定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方能在
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社会浪潮中站稳脚跟,谋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福克纳;原型;南方淑女;“替罪羊”;女性意识
全文:
PDF参考
[1]Edmond.A Reader's Guide to William Faulkner[M].
Straus and Giroux.1964.
[2]Feng S .Fallen Monument: a Marxist Analysis of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s in Sociology, 2021.
[3]Yi F,Jin Y .Southern Lady Image in Faulkner's
The Sound and The Fury[J].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2010.
[4]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译.天津:百花文艺
出版社,1998.
[5]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冯寿农译.北京:东方
出版社,2001.
[6]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三联
书店,1986.
[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大学
出版社,2008.
[8]威廉·福克纳.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陶洁、李文
俊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9]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0]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M].李文俊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1]项丽丽.论福克纳对南方淑女神话的解构与重建
[J].山东:东岳论丛,201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