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雅明作品随想:论光韵的重生

陈 瑜
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


本文以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机械复制时代背景下艺术的转变以及光韵的消散与重
生。文章首先分析了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艺术的四大转变:从光韵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
的转变、艺术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变、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的转变以及对艺术品的凝神专注式接受向消遣
性接受的转变。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光韵的内涵及其在机械复制时代的消散,指出光韵的消逝并非完全消失,而
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如对消费的崇拜。同时,文章也关注到AI的出现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冲击,认为目前AI作品尚
不具备光韵特质,而人类作为艺术创作主体,可以通过内化艺术创作过程让光韵重生。最后,文章强调艺术并非万
能的拯救手段,而是需要艺术家对社会问题有深刻认识并发挥创作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光韵的重生。

关键词


本雅明;光韵;机械复制时代;艺术转变;光韵重生

全文:

PDF


参考


[1][德]瓦 尔 特·本 雅 明(Walter Benjamin)《单 向

街》,西苑出版社,2021年.

[2][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机械复

制时代的艺术》,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3]于闽梅《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4][美]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寻常物的嬗

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