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英译的“文之悦”与接受理论
摘要
从跨文化哲学视角探讨“白马非马”的哲学内涵及其跨文化理解与传达。该命题蕴含丰富哲学意蕴和文化
价值,其准确传达对文化交流意义重大。研究运用文献、比较和案例分析法,结合尧斯“预期视域”接受理论和罗
兰·巴特“文之悦”理论,剖析“白马非马”的概念、逻辑关系,评估英文译文的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提出翻译策
略。通过分析公孙龙的逻辑论证,深化对其哲学内涵的理解,促进跨文化哲学对话,发挥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
作用。
价值,其准确传达对文化交流意义重大。研究运用文献、比较和案例分析法,结合尧斯“预期视域”接受理论和罗
兰·巴特“文之悦”理论,剖析“白马非马”的概念、逻辑关系,评估英文译文的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提出翻译策
略。通过分析公孙龙的逻辑论证,深化对其哲学内涵的理解,促进跨文化哲学对话,发挥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
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白马非马”;翻译理论;“文之悦”;接受理论
全文:
PDF参考
[1]李梦园.罗兰·巴特“文之悦”的思想内涵[D].辽
宁大学,2018.
[2]严怡文,李思龙.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意
象翻译[J].英语广场,2024,(20):27-30.
[3]王啟泽.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起源考察及其现代
启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4):112-119.
[4]罗锦婷.从“死亡”到“回归”:罗兰·巴特作者
主体理论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
[5]王宏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智慧——逻
辑学、语言学和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4-26.
[6]李爱萍.“白马非马”的真相[J].新读写,2021,
(05):17.
[7]肖华锋,黄钰钦.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现代化理论
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当代外语研究,2024,(03):
19-28.江向东.(2015).《公孙龙子·白马论》新诠.哲
学研究(12),41-47.
[8]冯全功.翻译文化研究:概念辨析与拓展方向[J].
中国翻译,2024,45(03):8-16.
[9]杨仕章.文化翻译策略:概念析出与分类探究[J].
外语教学,2019,40(05):66-71.
[10]严怡文,李思龙.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意
象翻译[J].英语广场,2024,(20):27-3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