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视域下城市国际传播的媒介可供性实践 ——以南宁三街两巷为例

韦 以宁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本文基于媒介可供性理论,分析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表明,信息生产、社
交及移动可供性分别通过数字化激活文化资源、构建跨文化情感连接、形成全球传播网络,三者协同构建“技
术—文化—场景”融合的传播模式。南宁借数字支付互联、文化符号互译与传播主体互动,将街区传播嵌入中
国—东盟区域网络,推动地方叙事向区域话语转型。研究为南宁市城市国际传播实践提供理论参照,助力中国—
东盟文明互鉴。

关键词


媒介可供性;三街两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中国—东盟合作

全文:

PDF


参考


[1]郭可,陈悦,杜妍.全球城市形象传播的生成机

制及理论阐释——以上海城市形象为例[J].新闻大学,

2018(6):1-8,146.

[2]张志安.“城市国际传播”的三个关键词[J].上海

广播电视研究,2023(3):99-101.

[3]Gibson, J.J. (1986).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EB/OL](1st ed.). Psychology Press.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767764

[4]喻国明,赵睿.媒体可供性视角下“四全媒体”

产业格局与增长空间[J].学术界,2019,No.254(07):

37-4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