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汉卿》中的“戏中戏” ——以1963年焦菊隐重排版为例

黄 璐瑶
上海戏剧学院

摘要


田汉的杰作《关汉卿》在中国现当代话剧史上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经由焦菊隐与欧阳山尊的精心执
导,成功跃然于舞台之上,赢得了广泛赞誉。1963年,焦菊隐再次对《关汉卿》进行编排,其深度打磨不仅提升了
作品的艺术品质,更为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该剧在人物刻画、思想主题与艺术架构等方面均
展现出卓越成就,而其中“戏中戏”手法的巧妙运用却常被人们忽视。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关汉卿》的文本、
文献及1963年重演版本,探讨“戏中戏”在叙事推进与舞台展现上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归纳其在中国现当代戏剧
中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关汉卿》;《戏中戏》;田汉

全文:

PDF


参考


[1]张萍.闲谈“戏中戏”[J].中国戏剧,2003,(04):

51-52.

[2]方 冠 男.关 键 词[M].昆 明: 云 南 大 学 出 版 社,

2019.05

[3]刘章春.焦菊隐戏剧散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

版社,2015.12.

[4]蒋鑫.戏中戏:从戏剧结构到戏剧观念[D].安徽

大学,2011.

[5]胡健生.“戏中戏”在戏剧艺术中的运用[J].民族

艺 术 研 究,2000,(01):43-52.DOI:10.14003/j.cnki.

mzysyj.2000.01.008.

[6]高睿.“戏中戏”的美学意义与审美价值新论[J].

四川戏剧,2022,(03):81-8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