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羌彝民族代表性扇形鼓舞
摘要
“藏羌彝走廊”在我国西部,它涵盖了历史上以藏羌彝民族为主的民族群体,贯穿了西北和西南地区,是一
条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典型地带。本地区鼓舞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本地
区民族音乐的重要乐器和舞蹈的道具。本文笔者对藏、羌、彝代表性鼓舞的艺术形式和思想价值进行研究,从历史
根源出发,寻找鼓的新兴功能,为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提供理论指导和资料支撑。一方面以青海藏族鼓舞、汶川羌
族羊皮鼓舞、里颇彝族羊皮鼓舞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了三种扇形鼓舞,探讨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从“非
遗”传承保护的角度出发,探寻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力求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
条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典型地带。本地区鼓舞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本地
区民族音乐的重要乐器和舞蹈的道具。本文笔者对藏、羌、彝代表性鼓舞的艺术形式和思想价值进行研究,从历史
根源出发,寻找鼓的新兴功能,为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提供理论指导和资料支撑。一方面以青海藏族鼓舞、汶川羌
族羊皮鼓舞、里颇彝族羊皮鼓舞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了三种扇形鼓舞,探讨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从“非
遗”传承保护的角度出发,探寻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力求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
全文:
PDF参考
[1]扎西卓玛.青海循化县宁巴村藏族螭鼓舞的调查
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
[2]祁德世.藏族鼓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谭欣宜.汶川县阿尔村羌族羊皮鼓舞的民俗符号
与文化认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李建峰.试析全景敞视中不同主体的“非遗”视
觉差——以汶川羌族羊皮鼓舞为例[J].民俗研究,2019
(06):67-7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