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建构与想象赋权:主旋律网络电影中国家意识的表达
摘要
电影的视觉符码变化与仪式呈现更新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受众需求有着深刻联系,在这场文化
仪式中,通过符号的遊选和组合,主旋律网络电影在传播仪式观的展演下,建构起国家意识的电影表征符号体系,
并由此符号体系多层次地诉说着内涵与意义。
仪式中,通过符号的遊选和组合,主旋律网络电影在传播仪式观的展演下,建构起国家意识的电影表征符号体系,
并由此符号体系多层次地诉说着内涵与意义。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主旋律网络电影;国家意识;符号建构
全文:
PDF参考
[1]詹 姆 斯·W.凯 瑞.作 为 文 化 的 传 播[M].丁 未,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2]陈宇.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网络电影的美学特
征及其价值意义[J].当代电影,2011(10):139-145.
[3]武建勋.网络电影VS院线电影:融合或独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4):21-28.
[4]徐亚萍.网络大电影:转型中的网络电影及其风
险[J].当代电影,2016(12):117-120.
[5]饶曙光,李国聪.主流大片新拓展:范式转换与
战略升级[J].当代电影,2017(01):19-23.
[6]赵香妹.从传播仪式观看舞蹈综艺《舞蹈风暴》
中的“仪式”构建[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5):
158-160.
[7]Shifman, L. Memes in a Digital World: Reconciling
with a Conceptual Troublemaker.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13April 1, p.362-37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