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基因的现代转译 ——《司藤》的跨媒介叙事与文化创新研究

吴 阚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摘要


通过符号学与叙事学复合框架,解析《司藤》对东方美学的现代转译路径与文化创新价值。剧集通过三重
解码重构传统:道家哲学转译藤蔓的辩证物性,《山海经》原型驱动志怪叙事科学化,西南秘境构建异托邦美学空
间。跨媒介叙事层面,旗袍形制革新融合性别政治表达,青绿色谱数码化重塑视觉现代性,言情/悬疑类型嵌套拓展
叙事维度,玄幻设定与现实主义镜像则重构受众解码逻辑。研究发现,东方美学现代转化需平衡技术祛魅(剥离封
建残余)与数字返魅(重构神秘美学),《司藤》以“在地化第三空间”策略突破文化折扣困境,为全球化传播提供
范式参照。

关键词


东方美学;跨媒介叙事;文化转译;《司藤》;符号学

全文:

PDF


参考


[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

告[R].北京: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23.

[2]云合数据.2023年Q1连续剧市场研究报告[EB/

OL].(2023-04-15)[2024-12-01].http://www.dataent.cn

[3]QuestMobile. Z世代内容消费洞察报告[EB/OL].

(2023-06-01)[2024-12-01].https://www.questmobile.

com.cn

[4]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M]//包

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8-28.

[5]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6]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M].屠友祥,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7]Jung C 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M]//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Vol.9.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75-110.

[8]北京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影视符号的神经编

码机制研究[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77-8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