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性身份认同与空间叙事关系研究 ——以小说《喜福会》为例

徐 书琴
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摘要


空间叙事是华裔女性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其实现身份认同建构的关键路径。尽管学术界对华裔女性
的身份认同研究较多,但从空间叙事理论角度进行探讨的成果仍相对匮乏。通过查特曼空间叙事理论中的故事空间
对小说《喜福会》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故事空间与华裔女性身份认同体现出同构、对比与反讽三种关系,分述于家
宅、唐人街与中国三个地志空间,分别反映华裔女性的言说困境、东方主义视角与混杂性身份认同倾向。

关键词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认同;空间叙事;《喜福会》

全文:

PDF


参考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48-249.

[2](美)谭恩美(AmyTan)著;李军,章力译.喜

福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32.

[3]狄金华,周敏.族裔聚居区的经济与社会——

对聚居区族裔经济理论的检视与反思[J].社会学研究,

2016,31(04):193-217+246.

[4]W.J.T. Mitchell,Landscape and Power,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1.

[5]袁荃.《献祭》中唐人街的空间书写[J].外国文学,

2020,(05):129-139.

[6]朱 立 元 主 编; 邱 明 正, 陈 超 南, 王 振 复 副 主

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7]杨钧.试论小说中反讽的四种类型[J].学术交流,

1994,(06):64-6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