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典籍中的典故翻译研究 ——以《管子》李克英译本为例

李 为琦
山东理工大学

摘要


典籍翻译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典故作为文化负载词,由于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具有较
大的翻译难度,需平衡历史语境与现代读者的接受视域。本文对《管子》李克英译本中历史典故、哲学隐喻、谚语
式表达以及综合型典故的翻译进行分析,发现典故的翻译可以通过术语显化,副文本叙事,句法模仿,概念普适化,
意象直译和补偿性阐释等方式,在保留源语文化内核的同时,融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视域,以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
目的。

关键词


视域融合;典籍翻译;《管子》英译

全文:

PDF


参考


[1]赵洪,周思,赵艳华.“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齐

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04):80.

[2]李霞.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J].哲学动

态,1994,(3).

[3]李 宗 政.《管 子 》 外 译 研 究 概 述[J].管 子 学 刊,

2014,(2).

[4]冯禹.《管子》英译本评介[J].管子学刊,1988,(2).

[5]李克.管子研究在西方[J].管子学刊,1989,(2).

[6]罗宾.评李克译注《管子:古代中国政治、经济、

哲学论文集》[J].管子学刊,1988,(4).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

出版社,2004.

[8]刘云虹.文学翻译批评事件与翻译理论建构[J].外

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1).

[9]许钧.关于文学翻译的语言问题[J].外国语(上海

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1):92.

[10]朱建平.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J].中国翻译,

2009,(4).

[11]柴橚,袁洪庚.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研究

的贡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5):

118-119.

[12]苏峥.浅谈英汉历史典故与翻译策略[J].英语广

场(学术研究),2012,(06):17-18.

[13]Rickett, W.A. Guanzi: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from Early China, Volume One[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52-

53,61-62+33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