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诚信缺失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文章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发现,在社会对高考成绩过度符号化渲染下,学生受家庭、学校等环境影响,错解
成绩意义,为逐“成功”而失信。而在场域理论层面,高考作为特殊场域,学生为争高校录取“资本”,加上家庭施
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外部因素干扰,引发诚信危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提高考生自律与公平意识、完善考
试与监管体系\丰富监督与法律手段及加强诚信宣传与处罚四点措施,为高考诚信护航。
成绩意义,为逐“成功”而失信。而在场域理论层面,高考作为特殊场域,学生为争高校录取“资本”,加上家庭施
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外部因素干扰,引发诚信危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提高考生自律与公平意识、完善考
试与监管体系\丰富监督与法律手段及加强诚信宣传与处罚四点措施,为高考诚信护航。
关键词
高考;诚信缺失行为;社会学分析;应对策略
全文:
PDF参考
[1]刘瑛,白一辰.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
具体进路——基于社会信用治理视角分析[J].社会治理,
2024,10(6):110-120.
[2]徐韦唯.疫情下大学生线上学习的诚信问题调查
研究[J].教育进展,2022,12(6):1911-1916.
[3]周群英.科研失信行为的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
对策——以科技论文为例[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5(5):56-6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