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精神内核与中国艺术审美范式建构
摘要
文人画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独特的审美体系,其形成过程蕴含着知识阶层对艺术本体的哲学思考。本文通过
梳理文人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其从技法革新到审美范式确立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文人画肇始于盛唐时期士
大夫群体的自我意识觉醒,至宋代完成从绘画技艺到心性表达的范式转型,最终形成诗书画印相融的完整艺术体系。
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以“逸格”为最高准则的审美标准,将艺术创作升华为文人精神世界的具象化呈现。这种艺
术形态不仅重塑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圈的审美认知体系。
梳理文人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其从技法革新到审美范式确立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文人画肇始于盛唐时期士
大夫群体的自我意识觉醒,至宋代完成从绘画技艺到心性表达的范式转型,最终形成诗书画印相融的完整艺术体系。
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以“逸格”为最高准则的审美标准,将艺术创作升华为文人精神世界的具象化呈现。这种艺
术形态不仅重塑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圈的审美认知体系。
关键词
文人画;艺术哲学;审美范式;心性论;笔墨语言
全文:
PDF参考
[1]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高居翰.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
[M].北京:三联书店,2012.
[3]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5]Craig Clunas.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6]Wen C.Fong.Between Two Cultures:LateNineteenth-an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Robert H. Ellsworth Collection[M].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2001.
[7]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0.
[8]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