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的作者意志:关于AI时代下文学审美的思考

杨 佑安
武汉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所

摘要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学创作与审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作家角度来看,AI的介入使得作家主
体性弱化,审美主体也随之改变,人文精神在AI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审美中面临日渐消解的危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
以上问题,引发人们对AI时代文学审美走向的思考,呼吁在科技浪潮中坚守文学的人文价值,探索文学审美在新时
代的发展路径,让文学审美在AI时代实现创新与传承的平衡。

关键词


AI工具;文学创作;审美感通

全文:

PDF


参考


[1]汪余礼.审美感通学批评:内涵、特质与旨趣[J].

中国文艺评论,2019(07):28-39.

[2]杨 佑 安.《心 灵 奇 旅 》: 从 空 间 叙 事 到 空 间 诗

意——基于审美感通学视角讨论[J].今古文创,2022(39):

92-94.

[3][4]车文丽.隐含作者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5]杨佑安.论契诃夫戏剧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D].

武汉:武汉大学,2023.

[6]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7.

[7]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5.

[8]范萍萍.从“心游万仞”到“戳中一点”——论

审美接受从传统、现代到当代的转换[J].美与时代(下),

2016(06):27-2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