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木兰诗》两个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摘要
《木兰诗》是中国古代叙事诗的瑰宝,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叙事与人物塑造上,更在于其审美
意蕴的多维呈现。本文借助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形式系统和非形
式系统下诗歌中审美元素再现的特点。
意蕴的多维呈现。本文借助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形式系统和非形
式系统下诗歌中审美元素再现的特点。
关键词
翻译美学;《木兰诗》;英译本;审美再现
全文:
PDF参考
[1]陈先明.《木兰诗》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
学,2004.
[2]汪杨静.《木兰诗》英译本考辨[J].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1):71-80.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
[4]刘宓庆.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J].中国翻译,
1986(4):19-24.
[5]邵琴.叙事诗中的声音世界——《木兰辞》四个
英译本之比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148-151+162.
[6]贺金颖,李鸿斌.“化境”理论与中诗英译文化
负载词的翻译——以《木兰辞》不同英译本为例[J].牡丹
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6):7-9+10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