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语境下的非遗保护与价值转化
摘要
近年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逐步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随着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积 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机构,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对传统有形文化 遗产的保护,更深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这种转变不仅展示了博物馆职能的拓展,也突显了其在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从非遗保护、博物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博物馆语境下非 遗保护的必然性、探索和利用非遗资源的合理方式以及非遗价值转化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一些 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
博物馆;非遗保护;传承;价值转化
全文:
PDF参考
杨雪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C]//云南
省首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云南省文化
厅,云南省文物局,2009:6.
李昕.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0(07):171-175.
姜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D].浙江大学,
陈倩.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
郑州大学,2013.
潘刚,马知遥.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5,47(01):63-68.
秦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6.
陈航宇.景德镇“非遗”传承人中的“边缘群体”
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6.
俞秀红.秦淮灯会在元宵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J].文学教育(上),2019(12):146-147.
肖洵.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
究[D].云南大学,2020.
费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阐释与表达
[D].浙江大学,2020.
《遗产·空间·新制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研究》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03):125.
李昕.非遗专题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研究[J].文物
鉴定与鉴赏,2020(22):99-101.
张昱.作为记忆媒介的博物馆:对公共事件的叙
事与传播[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03):
-104.
陈航宇.促进福祉: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价值[J].文博学刊,2023(04):126-13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