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域下刘宇昆英译《三体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李 晗琦
东北林业大学

摘要


由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跨文化
交流的重要桥梁。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学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便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通常带
有深厚的地域色彩,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这使得它们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直接对应于目标语言中的词汇,
甚至可能在目标语言中产生语义空缺或误解。基于此,本文从文化翻译视域出发,分析《三体》翻译中的文化归化、
异化、映射、调和与置换等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其中,归化与异化是由劳伦斯·韦努蒂(Venuti,1995)提出的两
种对立的翻译策略。映射策略来源于乔治·莱考夫(Lakoff,1987)的认知隐喻理论,强调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
言文化负载词相对应的概念进行翻译。调和策略可见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88)提出的“忠实翻译与
交际翻译”方法论。置换策略可追溯至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64)的动态对等理论,旨在以目标语言中最接近
的表达方式传递原意。同时,本文还结合原文本中有关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进行详细
阐述,此处补充研究目的语意义。

关键词


文化翻译;《三体》;文化负载词

全文:

PDF


参考


[1]刘慈欣.三体[M].重庆出版社,2008.

[2]CIXIN LIU. The Three Body Problem[M].KEN

LIU 译.Tor Book,2014

[3]黄 鹏 飞, 王 遥.规 范 制 约 下 的 译 者 主 体 性 发

挥——以刘宇昆成功英译《三体》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6(06):515-520.

[4]吴赟,何敏.《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

主体与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42(01):94-102.

[5]王亚文.中国本土文学译介传播能力的提升:从

走出去到走进去——以刘慈欣小说《三体》为例[J].中国

出版,2019,(01):23-26.

[6]刘舸,李云.从西方解读偏好看中国科幻作品的

海外传播——以刘慈欣《三体》在美国的接受为例[J].社

会科学文摘,2018,(09):111-11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