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域理论对“戒断反应”心理形成机制的研究——以演唱会仪式感构建为例
摘要
疫情结束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流行音乐演唱会现已逐步脱离“高端奢饰品”市场,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之一。近来,演唱会经济蓬勃发展,话题热度持续高涨。在演唱会中,受众得以短暂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抑情绪和烦恼,在仪式性“乌托邦”场域里寻找快感,人们的精神压力得到极大程度的释放。在观后的感受中,受众多用“无法戒断”来表述自我对于演唱会经历的强烈情感记忆和深度怀恋。本文将基于场域理论,以演唱会的仪式感构建为例,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众表达中的“戒断反应”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理解“戒断反应”的心理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对于演唱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群体性心理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戒断反应;场域理论;仪式;群体性心理
全文:
PDF参考
[1]倪宁,金韶.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广告及其传播策略——基于场域理论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2):99-104.
[2]郭文,黄震方.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2):117-124.
[3]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3):124-130+209-210.
[4]焦月娇.试论演唱会的空间等级秩序及其文化权力关系[J].东南传播,2016(01):47-48.
[5]刘伟兵,龙柏林.仪式感如何生成——仪式发挥文化功能的运行机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2):26-34.
[6]冯博.摇滚演唱会的灯光运用[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01):55-56.
[7]周书鸽.演唱会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内在逻辑与情感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242-24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