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再设计——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历史文化街区需要积极拓展其社会功能,寻求创新方式才能保证提供有效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城市文化研究的理论工具之一,“第三空间”以其自由、平等、舒适的理念能让人尽情展现与释放自我,受到各个领域人士的普遍关注。历史文化街区应以“第三空间”为行动指引,不断扩充空间的服务功能并拓展其各个方面的造诣,通过增强社会参与度,构建沉浸式的体验服务,以区分并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情感需求,旨在促使历史文化街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效履行其文化服务职能,全方位地契合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填补文化街区开发空缺。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第三空间;上海田子坊
全文:
PDF参考
[1]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以上海苏州评弹公益书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0,52(03):132-137+183.
[2]卫春青,余毅.“第三空间”对于缓解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路径分析[J].建筑与文化,2021,(05):189-190.
[3]牟娟.简析列斐伏尔空间理论[J].青年文学家,2009,(11):166-16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