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流人诗的历史记忆书写与文化价值阐释
摘要
本文以东北流人诗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历史记忆书写、物质文化传播与精神图谱建构的三重维度,揭示流人群体如何以诗歌为犁铧,在冰封之地开垦出兼具文献价值与审美意蕴的文化疆域。通过解析诗作中凝结的生态密码、非遗技艺与家国情怀,探讨江南文脉与边疆风土的碰撞如何重塑东北文化基因;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语境,反思流人诗遗产在当代的转化路径,为地域文化认同建构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关键词
东北流人诗;历史记忆;精神图谱;当代文化价值
全文:
PDF参考
[1]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M].上海:开明书店,1948.
[2]张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M].沈阳:辽沈书社,1988.
[3]李兴盛.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李兴盛.中国流人的迁徙及其对边疆文化发展的贡献[J].地域文化研究,2025,(01):17-32.
[5]谭若丽.东北流人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J].现代交际,2019,(22):78-79.
[6]李兴盛.关于流寓文化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0(8).
[7]蒋爽.清代东北流人文化的传播意义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8(06):137-139.
[8]杨丽娜.清代东北流人诗社及流人诗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