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真下《童年》多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摘要
本文以文化传真理论为框架,对高尔基《童年》的刘辽逸、郑海凌和李辉凡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译者在词汇选择、文化内涵传递及形式风格再现三个维度的翻译策略与效果。研究表明,文化传真的实现需兼顾源语文化的忠实性与目标语的可接受性,译者应在语言转换与文化适应间寻求平衡,以促进跨文化对话。本文为俄罗斯文学汉译中的文化传真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案例分析。
关键词
文化传真;《童年》;翻译策略
全文:
PDF参考
[1]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19-22.
[2]黄晓雄.翻译中的“文化传真”与叛逆[J].南昌大学学报,2007,38(6):171-174.
[3]郝琳.文化缺省·文化对等·文化传真:古装剧中官职名英译探析[J].中译外研究,2021,(02):119-130.
[4]王海艳,许伟丽.论汉语典籍的翻译策略与文化传真[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1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