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桑基鱼塘的文化记忆及其变迁研究
摘要
珠三角桑基鱼塘作为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记忆。研究发现,桑基鱼塘的文化记忆是由基塘系统、关联建筑、生产工具等物质载体,以及蚕桑丝织技艺、生态工程智慧、民俗文化、特定社会现象等非物质实践构成的复合体系。该记忆体系经历了从宋代萌芽、明清繁荣到近现代衰退转型的显著动态演变,其中丝绸业的兴衰是主导因素。当前,桑基鱼塘文化记忆面临物质载体消失、非物质文化活力衰减及社会认同弱化等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深入认识其综合价值、坚持物质与非物质协同保护、鼓励活态传承与创新利用,是延续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关键。
关键词
桑基鱼塘;文化记忆;历史变迁;珠江三角洲;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文:
PDF参考
[1]田梦晓.当代基塘景观的空中观察[J].景观设计学,2019,7(04):130-138.
[2]刘克华.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王春晓,黄舒语.珠三角桑园围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景观的历史演变[J].广东园林,2023,45(02):46-51.
[4]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广东省志·丝绸志下[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席琦,郭巍.广东桑园围乡土景观要素及其文化性[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06):32-3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