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IP的数字化设计转化与应用
摘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IP的创新设计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效率与价值延伸。通过从文化元素重构、转译路径结合数字化设计策略进行探究,分析数字技术加持下传统文化IP的多元应用在文化传播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影响,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
数字技术;传统文化;IP设计
全文:
PDF参考
[1]林疆豫,周星.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再现:国产动画电影文化产业观察[J].西部文艺研究,2025,(01):170-174.
[2]周红丰,阳思瑞.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IP的表征与发展[J].中国报业,2023,(04):176-177.
[3]于苗,周舰铭.“神话IP”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形塑的现代审视与再阐释[J].电影文学,2024,(04):88-94.
[4]崔保国,邓小院.传统文化IP化:新型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路径[J].中国编辑,2024,(04):10-15.
[5]禹菲.文化传承、内容衍化与数字化转型——从白蛇传说看中国传统文化IP的媒介生产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53(04):140-147.
[6]权文熙.中国动画电影传统文化IP改编的双重面相——基于产业生态与文化认同的辩证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5,(03):29-34.
[7]徐党卿,蒋友燏.数字互联网时代的跨媒介叙事——《封神演义》的影像化建构[J].电影文学,2023,(20):146-149.
[8]王林生.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经典再IP化的趋势特征与多元动力[J].民族艺术研究,2024,37(01):102-10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