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视角下《哈姆雷特》汉译策略的比较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为例

胡 蝶
武汉工程大学

摘要


从翻译批评视角出发,本研究对朱生豪与梁实秋的《哈姆雷特》汉译本展开系统比较,重点考察二者在文化负载词、修辞格及戏剧对白等层面的翻译策略差异。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与理论阐释发现,朱译本整体采用归化策略,追求译文的可读性与文学审美价值;梁译本则更倾向于异化策略,着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与文化特质。二者的差异既体现了译者个人风格与翻译理念的不同,也反映了特定历史语境下对文学翻译功能的不同定位。本研究不仅为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批评视角,其对比分析框架对文学翻译实践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亦具有启示意义,尤其为戏剧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照。

关键词


翻译批评;《哈姆雷特》;朱生豪;梁实秋;翻译策略

全文:

PDF


参考


[1]金宛霖.The Meaning of Acting in Hamlet[J].海外英语,2018,(08).

[2]李波.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研究[J].英语教师,2024,24(11):53-56.岳雅欣.英汉翻译的显与隐[J].作家天地,2022,(25).

[3]李娜娜.《哈姆雷特》名句“To be,or not to be...”的多译本研究[J].海外英语,2016,(16).

[4]刘娟娟.从语言文化转换视角探析《哈姆雷特》汉译本的翻译策略[J].新传奇,2025,(06).

[5]刘满芸,李砚霞.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文学译本比较探究——以朱生豪、梁实秋之《哈姆雷特》汉译本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5).

[6]祁鹏龙.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哈姆雷特》译本分析——以梁实秋译本为例[A]2025年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5:2.

[7]钱俊.A Road to Spiritual Maturity: An Interpretation of Hamlet's Soliloquies[J].海外英语,2016,(12).

[8]谭定钟.梁实秋与朱生豪莎剧翻译艺术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9]蔚艳梅.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23,30(02).

[10]张小曼,徐文怡.国内翻译批评进展与趋势分析(2003—2022)[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42(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