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探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宣 迪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始终是建立文化强国的重要课题。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样本。《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神价值与中华美学彰显深厚底蕴,同时立足科技手段、叙事话语、传播媒介的创新展现时代价值,这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正确把握“两创”的内涵发展与形式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及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吒之魔童闹海》;传承;创新

全文:

PDF


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2-05-22)[2024-01-04].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2]哈布瓦格.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39-43.

[6]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马兴祥,王欣芳.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当代传播,2018(6):104-107.

[8]王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的实践路径研究与启示——以织金苗绣蜡染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5,27(01):32-35.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4,15-17,15-17,15,15.

[10]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