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主体性呈现——基于《月亮与六便士》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孙 秋怡
武汉工程大学

摘要


以《月亮与六便士》的原文及译文为对象,探讨显化与隐化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背景基于在翻译过程中,显化与隐化策略对译文风格、信息传达及读者理解影响显著。研究方法上,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分析译者如何运用这两种策略处理文化差异、语言特色及文学风格。以揭示不同翻译策略如何塑造译文效果,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翻译尺度。

关键词


显化;隐化;译者主体

全文:

PDF


参考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01).

[2]马雷.《月亮和六便士》中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主体性的呈现[J].文学教育(上),2020,(11).

[3]岳雅欣.英汉翻译的显与隐[J].作家天地,2022,(25).

[4]周晓梅.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的价值取向呈现——基于《狼图腾》与《无风之树》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2017,38(04).

[5]Xinning Li.A Study on Explicitation through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of E-C Translation in Social Science Texts[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2025, 7(2).

[6]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4).

[7]蓝红军.译者主体性困境与翻译主体性建构[J].上海翻译,2017,(03).

[8]Lixia Sun.A Study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Based on Polysystem Theory[J].Scientific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24, 6(9).

[9]田玥.文学翻译批评视角下的《月亮与六便士》译文对比研究[J].长江小说鉴赏,2025,(06).

[10]雷鹏飞,王炜骅.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飞鸟集》汉译本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7(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