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旋律中人的建构——《塞上曲》的复调式叙事研究
摘要
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视角,分析李学辉小说《塞上曲》中的复调式叙事结构,探讨作品如何通过“主调”与“和声”的双重叙述完成对人物主体性的建构。小说通过外部视角与人物独白的交织,实现了凉州地方性文化与个体精神经验的互动,展现了个体在传统秩序与现代力量之间的主体张力,并以文学的方式回应了现代性中的人之为人的哲学追问。
关键词
李学辉小说;《塞上曲》;复调式叙事;主体建构;地方性书写
全文:
PDF参考
[1]汪晖.汪晖对话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2]李学辉.塞上曲[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24:85.
[3]Emmanuel Levinas.De l’existence à l’existant[M].Paris:Vrin.2013:125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97.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0-50(4:429).
[6]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7]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上海:三联书店,2008:1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