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陕西唐十八陵为例
摘要
陕西唐十八陵身为中国陵墓艺术重要代表以及古代封建社会巅峰见证,虽有大量石像生留存下来为唐代十八陵石像生制度化奠定基础,但因地址分散且偏远面临保护困难和传播困境。鉴于唐十八陵有文物损毁严重、保护方法滞后、产业发展受限和传播范围狭小等问题,可借助3D扫描、摄影测量、GIS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对其实施全面数字化记录和虚拟展示与体验以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和唐陵文化广泛传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并开展数字文化教育活动等方式能够提升公众对唐十八陵文化遗产认识和兴趣以及保护意识。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陕西唐十八陵;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全文:
PDF参考
[1]李霁原.数字化展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5,51(11):20-25.
[2]赵成成,黄浩南,戴菲.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天工,2025,(12):21-23.
[3]陈云倩,陶荟,刘昌祯.互联网视域下江西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赣守艺”网站建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5,(08):25-27+47.
[4]贾雨之.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与展示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的三件代表性文物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9(12):92-9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