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看《河边的错误》改编

徐 凡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


文章从叙事与形象两个层面,对电影《河边的错误》的改编进行探讨。从小说的空缺叙事到电影的主体话
语叙事,作案动机与目的得到了揭示,人物不再是符号化的能指。形象的改编,主要从凸显女性主义话语以及串联
边缘与失语人群两方面展开。在电影里,女性特有的心理以及诉求得到了开阔和展现,将疯子、偷情男女、小城诗
人等边缘人群串联起来,在荒诞中透视社会的少数群体。

关键词


《河边的错误》;改编;先锋小说

全文:

PDF


参考


[1]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5年.

[2]余华.河边的错误[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2年.

[3]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年.

[4]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论释[M].兰州:敦

煌文艺出版社,1999.第56页.

[5]程波.《河边的错误》:文学的资源与改编的突破

[J].电影艺术,2023.

[6]张宗伟.《河边的错误》:告别疯狂[J].当代电影,

2023(12):37-41,F0002,F0004.

[7]魏书钧谈《河边的错误》:小说与电影的交集不

应止步于情节和人物,澎湃新闻,2023年6月16日.

[8]冯艳华.余华小说女性悖论式叙事的后现代性[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8(6):145-14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